网站首页
本馆概况
数字资源
信息与服务
图书荐购
读者指南
档案管理
母爱书院
网站公告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母爱书院
党史中的母爱故事-赵一曼
作者:网站管理员 来源:本站原创 日期:2025/5/21 11:25:40 点击:45       相关附件:暂无附件

        党史中的母爱故事-赵一曼

    母爱是人世间最纯洁、最无私的情感。对自己的母亲,每一个人都有着深厚、真挚、无法割舍的眷念。
   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上,涌现出很多伟大的女性革命家。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,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,她们或忍痛离开自己的孩子,或带着孩子从事革命工作,或收养烈士遗孤,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革命者最伟大的母爱。
     赵一曼,原名李坤泰,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,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。1931年“九·一八”事变后,赵一曼受党的委派,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,领导抗日武装,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
    “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,实在是遗憾的事情。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,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!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。希望你,宁儿啊!赶快成人,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!我最亲爱的孩子啊!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,就用实行来教育你。在你长大成人之后,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!”
    “母亲死后,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。自己长大成人,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!你的父亲到东北来,死在东北,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。我的孩子,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!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。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,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。”
     以上这两段话,出自赵一曼烈士在遇难前给儿子陈掖贤写的两封遗书。写信的时间是1936年8月2日晨。当时,穷凶极恶的敌人正将赵一曼从哈尔滨押往珠河县。飞驰的列车上,慷慨赴死的赵一曼向看守她的日本宪兵要来纸笔,写下了给儿子的最后遗言。
    1935年11月的一次战斗中,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赵一曼不幸受伤被捕。日军对她严刑拷打,但赵一曼始终没有屈服,在珠河县小北门外从容就义。
     在陈掖贤很小的时候,母亲赵一曼为了投身抗战,忍痛离他而去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赵一曼想起了自己年仅6岁的儿子。他还没成年,以后的人生路该怎样走,想到这里,赵一曼肝肠寸断。她在遗书中反复叮嘱“宁儿”(陈掖贤的小名)一定要好好学习,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,告慰自己九泉下的母亲。

2025年5月21日

Copyright © 2006-2019 SCSTC.CN 招生咨询电话:028-36792608、36792609、36792611、36792612 招生咨询QQ:800067858
四川省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 四川省环天府新区天府大道陵州大学城1号 蜀ICP备18005196号-1